富途美股上市,李华: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经纬低调出品】
北京时间3月8日晚,中国互联网券商领军者——富途证券母公司富途控股(证券代码:FHL,以下简称富途)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
富途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技术领先的科技公司。他们率先用互联网金融科技重新定义港股美股经纪业务,埋头五年进行底层系统构建并在香港申请券商牌照主动接受规管,借助于全链条的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解决用户在开户、资金出入、行情、交易、资讯、结算等各个环节上遇到的痛点。富途控股为集团母公司,辖富途证券、富途网络、Futu Inc等下属公司。作为港美股全牌照集团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认可第1/2/4/5/9类牌照(中央编号:AZT137)以及美国Finra颁发的证券经纪牌照。
其自主研发的富途牛牛服务平台提供面向C端的港股、美股、A股(全部或部分市场)股票交易和清算、融资融券、市场数据及资讯、社交服务;并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连接用户、投资者、企业、证券分析师、媒体和意见领袖;同时向B端提供ESOP员工股权激励解决方案及IPO承销等企业服务。
富途证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华表示,“非常高兴能在纳斯达克上市,长久以来纳斯达克吸引了全球众多优秀的公司。富途的使命是以技术和对用户体验的不懈追求来革新投资体验。IPO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期待未来继续成长、不忘初心,为我们的用户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经纬在富途创立之初就第一时间关注到了他们,并于2014年参与了富途的A轮投资,并持续在B、C轮加码。在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看来,富途是目前互联网证券行业中唯一做到了全链条自主研发的公司,运营效率极高。同时,团队一直极度关注用户体验,在专业性和优秀的产品体验上都做得非常杰出,聚拢了广大的优质客户群体。上市是一个起点,我们期待未来富途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行业领先,走向更大的舞台。
△从左至右依次为经纬肖敏、富途李华、富途李镭
富途证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华的经历很有意思,他在2000年加入腾讯,是公司的第18号员工,同时是QQ最早的研发参与者之一。2008年,李华从供职8年的腾讯离职,之后创立了富途。
在特殊时刻的一些复盘与分享,我们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在李华和肖敏之间进行的这次对谈,我们觉得对于大多数的创始人,应该还是蛮有共鸣的。当你已经有很优渥的生活之时,为什么要创业?你是不是真的知道,开始创业会遇到哪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又究竟有多难?都知道要做正确的事情——但做正确的事情很苦很煎熬,没有任何人认可你;做容易的事情一开始可能可以跑得更快——那你怎么去分别哪些是真正正确的?又怎么坚持下去?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在文首做了导读,希望你们会喜欢。正如李华的微信个人签名所言——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尽管这些选择从来艰难和不容易。以下,Enjoy:
导读
从大平台离职到个人创业,心理落差究竟有多大?
如何度过创业的低谷?
产品出身的创始人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同基因的团队如何融合?
如何面对竞争,跑在对手前面?
如何构建业务壁垒?
1
经纬肖敏:从大公司到个人创业,中间最大的挑战和心态变化是什么?
富途李华:腾讯是一家非常关心和照顾员工的公司,这导致我出来创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心理落差。有一些东西完全不在预计范围之内的,比如在公司创立的时候我不会想到有员工来问我,“厕所里的卫生纸用完了怎么办?——这种问题会让人很崩溃。“熬夜加班、资金断流、员工动摇、谈好的投资机构最终反悔……”,所有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了。
既然我选择了创业,就只能去坚持和习惯煎熬。很难有某一个具体的点会让你摆脱这种煎熬,只能不断尝试。动摇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当时为什么要创业?”
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加入了腾讯,在腾讯8年做过市场、运维,负责过具体产品,也带过综合团队。从腾讯离职之前,腾讯是几千亿的市值,我也已经做到了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个人职业生涯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好的阶段。
这种状态太舒服了,反而让人感到不安。我很年轻,也站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时不时会疑惑究竟我的能力是平台给的,还是我自己的?会想是不是脱离一个好的平台,我也能做好一件事情?我当时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尽快离职,不要继续待下去了,如果再不走的话可能就走不掉了。
出来创业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大的能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当遇到困难和挫折,产生动摇的时候,我会回过头来重新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个时候通常就能够找回坚持的理由。
△腾讯早期员工合影,左后方戴眼镜者为李华
2
经纬肖敏:你不是证券行业出身,早期创业阶段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正向的鼓励;2012年融资也失败了——这一段经历看起来非常痛苦。个人层面你怎么去面对和处理;业务层面你觉得是调整与抓住了什么,后续融资都很顺利的完成,公司也发展得非常好?
富途李华:有一段时间,我压力非常大。因为团队背景不错,所以基本上只要我们愿意去找,投资人都还是愿意花一些时间跟我们去交流和沟通。但是也是因为我们选择做的事情,团队只有互联网的背景完全没有任何证券的背景,太过于跨行业了——100%的投资人都会认为我们没有能力独自把证券这块事情做好。
聊的投资人多,愿意真正投的很少。也遇到过有投资人签了Termsheet,最后还是会在团队的跨界能力方面打个问号,最终也没能拿到钱。但实际上你也没有办法,因为有一些事情,已经箭在弦上了,比如申请牌照,只能扛过去。
创业一年后,也就是2013年,我所有体检指标非常不正常。最明显的是甘油三酯飙升,是正常人的十几倍;体重也从70公斤涨到90多公斤。很持续的亚健康,让我觉得生活很不美好。后面就开始去运动,在此之前我很宅,啥也不会,唯一能做的运动就是骑单车,因为跑步也跑不动。我尝试去跑过,基本上跑一分钟接着要在地上走两分钟,而且会觉得脚很疼。后来靠运动,让整个精神状态变得好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年骑了一万多公里。
运动和创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要面对选择、前进或放弃,但也有不同之处:运动有明确目标,而创业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创办富途是个很长链条的事情,通常完成其中一个步骤之后才会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从腾讯出来,我已经算是取得了财富自由。除了前面讲的投资人不信任团队能做好跨界创业,另外一个是他们会认为我可能就是玩一票。
2012年融资失败之后,我觉得我最重要的还是坚定地申请下来香港牌照,创立了一个证券公司。这中间我还给自己做了一把超级天使,前后自己累计投进富途超过四千万港币。这个时候,外界对富途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无论是跨界的能力,还是我们要投入做这个事情的决心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了。后面很多的投资人对于要不要投富途就变得确定了。
所以核心就是证明自己,你怀疑我不能很好地去跨界创业,我把它给实现了。你怀疑我不够投入,我证明了我愿意投入时间,还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去跨过得不到投资人支持的那个阶段。
△2016年,李华参加24小时不间断400公里骑行比赛
3
经纬肖敏:离开大平台+跨界创业还是有一些代表性。如果让你给有同样经历的创始人三个经验或者建议的话,你会给什么?
富途李华:首先,跨界创业的创始人一定要很深刻地理解“跨过去的这个行业”。也许在A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和背景,但是你跨界想要做的是B这个事情,你就必须要足够了解B这个行业。不要试图在自己不是很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寻求外部的人才或者补充,来把这件事情做好。
第二点,持续的学习。其实和第一点是有一些关联性,了解不够的要加强学习里面的细节和内核。
第三点,在你没有完全掌握之前,不要太过于盲目的把事情放大,尤其是要注意资金的消耗不要太快。跨界肯定会犯错,以富途为例子,有很多人告诉我不止要研发系统,因为交易本身是不挣钱的,需要多做一些投顾相关的事情。投顾需要寻找和招募能够提供咨询的优质人才,这会把事情的链条拉得非常长,资金的消耗也非常大。好在我没有盲目地去采纳专家们的意见,而是聚焦于研发本身,聚焦于用户体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果没有控制好资金消耗,那就非常危险了。
4
肖敏:创始人分为很多种类型,你身上产品经理的基因可能更为突出。对于其他同样产品经理出身的人,你有什么建议?比如容易陷入哪些盲区,在全面性上又有哪些要刻意去强化?
富途李华:腾讯出来的人会受非常多腾讯产品文化的影响。创始人自己做过产品或者带过产品,通常对细节的掌控会非常多。在早期或者必要的时候,创始人需要亲力亲为,加入一些自己的判断。
当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要更多关注整个产品架构的合理性,而不是去看每一个细节是否合理,甚至包括在一些关键架构的点的参与上也要逐渐学会放手。我中间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团队的成长会有比较大的问题。到后面很多很好的想法或是意见,同事们就不愿意说了。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往后退,甚至主动让一些产品同事去犯错。等到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再去讲“其实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更好?”几次之后,你会发现团队能够更快速地成长起来。
另外就是,面向C端用户的创始人要对产品保持敏感性。我现在每天打开富途牛牛的产品超过30次以上,也会花很多时间跟用户和客户互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作为创始人,远离用户客户的话,很容易就失去判断了——如果不能保持对产品的敏感性,完全依赖于同事们的反馈和汇报,会离整个事情真实的一面越来越远。
△李华,富途证券创始人兼董事长
5
经纬肖敏:从我认识你到最后投资富途,其实中间隔了一年多,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富途李华:你一来深圳就找我吃饭,而且我要提醒一下,好像每次吃饭都是我买单。
经纬肖敏:真的吗?我买过单吧。
富途李华:没有关系,你买过单,我是买过大部分单。
经纬肖敏:反正我那么喜欢请人吃饭,随便你说,没关系。
富途李华:我当时觉得你挺有意思,也不管投不投,老找我聊天。不过创业的早期也的确不少时候是比较闲的,精神很忙、身体很闲。最开始你问的问题偏业务,到后面更多是一些偏鼓励的话。我猜你可能也想看一看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事情坚持的程度。
经纬投资富途之前,我去上海见张颖和徐传陞,两个David,你也在。你有一个细节让我蛮感动的,我走的时候,你说:“机票给我,我给你报销了。”那一刻我内心感觉挺温暖的,见过那么多投资人,此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所以,当时就想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拿经纬的钱。当然我俩聊了这么久,其实也聊出感情了。后来发现,经纬挺站在被投公司的角度去考虑的,包括在投后服务的支持上等等,这是非常难得的,几乎有求必应,帮不帮得到是另一回事了。像经纬在GR和招聘上的投后服务都曾帮助过我。
6
经纬肖敏:富途团队中有两种基因的同事,一种是互联网背景,一种是做金融的。两波人的基因和做事方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怎么融合?另外早期富途是个创业公司,在香港要跟成百上千的金融机构竞争人才,这很难。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招牛人难;“产品经理出身的创始人”也通常被认为不是有强个人感召力的,你是怎么在早期去解决“招人难”的?
富途李华:太不同了,我经常觉得很分裂。做互联网的,相对来说向往自由,宽松一点;做金融的,很严谨。如果没有融合好,做金融的会觉得做互联网的是坏小孩,老是去突破常规;做互联网的又会抱怨做金融的很死板。
我自己做互联网出身的,比较容易跟互联网团队找到相处的感觉。港股这里,我其实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自己把该要考试的都考了,该要了解的行业里的东西都了解了。
我觉得最主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比如说金融背景出身的比较关注合规、关注风险规避;互联网出身的,通常来说可能这一块的思考会少一些。不能让金融背景的同事感觉我在这些方面完全没有认知,你是老板,会让他们心生恐惧。甚至他们愿意不愿意留在富途,都是个问题。
有分歧的时候,我通常会跟大家强调我们要解决动机的问题和看结果,你的动机是不是好的,如何做到最合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比传统做法更好,会有一个分歧解决的框架。基于这样的考量,结合律师的意见,再去决定做不做。而不是说,一拍脑袋就说做或者不做。我在中间去发挥黏合剂的作用,几次之后大家就会逐渐换位思考。
香港的富途证券和深圳的富途网络,不是割裂的两个公司,而是金融科技的一体两面。现在每天都有深圳或香港的同事来往于两地,对齐信息,了解需求,富途香港的同事会为富途深圳的同事做金融方面的培训,富途深圳的同事会把互联网的很多体验及增长的想法和富途香港的同事交流。业务跨界、地域跨界,需要大家发挥各自的长处来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
再说早期找人,最早的那几个人都是我自己一个一个去招的。其中有一两个是通过朋友介绍,但是能不能把他们招进来,我当时也没有特别多的把握。我觉得真诚很重要: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想做这个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以及打算怎么去做。
我记得我当时跟一位负责结算的同事去讲,前面我讲的他都信了,后面讲到愿景他事后告诉我他是不信的。被真诚的那一部分打动之后,他想:算了,反正在香港,哪家公司工作本质上都差不多,既然你要这么疯,我就陪你去疯一下。
金融行业在香港其实已经相对固化了,我认为富途给了他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自由、扁平化的管理以及释放部分天性的可能。
△富途团队合影
7
经纬肖敏:你还是面对过非常多竞争的。但我发现二级市场专业投资人对富途的产品认可度和使用都非常高。你怎么看待竞争?你觉得为什么富途可以跑在前面?
富途李华:富途证券是一家独立的真正的券商,能够持有客户资产。而不像很多做类似业务的只是一个海外某一个券商的贴牌,他的客户并不是属于自己的客户。富途证券的客户就是富途证券的客户,这是根本的区别。
与同一个赛道的对手相比,富途应该是目前唯一一个,选择从一开始就是主动接受监管、尊重监管的。我们主动用牌照去开展业务,也正是因为有了牌照使得我们能够从客户使用的App前端,到交易的中端到整个清算的后端实现一个完整的闭环体验。这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我们会在体验和创新上的巨大不同。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所有的轮子都造一遍”的主要原因。这样可能会导致发展路径放慢,但是,把控体验每一个环节,才不会长期乏力。
我觉得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策就是,富途第一时间选择拿牌照,接受监管,并且是基于整个监管开展业务和研发系统。这就使得我们所有的前期积累,都是真正被沉淀下来,并且可持续往后应用。
这很像我的微信签名——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如果一开始我选择去做一个导流的模式,只是做一个前端的App给券商导流和分成的话,虽然起得快但业务要往深走要做更多的创新,会发现非常难,应此耽误掉的时间成本非常高。
金融服务对整个准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不可能是快速研发beta版去跑,而一定是要通过时间去验证它真的能够胜任整个生产环境。前期的投入和沉淀都已经成为了我们此刻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时间上领先了其他竞争者24个月以上的时间。
8
经纬肖敏:我总结一下,你首先是做到了专业的可靠度和深度,另外一方面ToC公司出来的人给专业产品里面融入了易用性,好用又容易上手。这个基因在过往的产品里,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以前的产品讲究专业性,但从来没有讲究过“好用”。下一个问题,上市还是对公司和团队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这前后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富途李华:其实这里要回到我们上市的目的,上市之前富途已经实现了盈利。如果单纯从资金角度来说,我们并不是那么缺乏。作为一个金融公司,“上市不上市”对富途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的合作伙伴,有很多是银行。2018年12月做了首次公开提交之后,会有合作银行主动跑过来说,我要降低你的融资成本;以前不太容易合作上的银行,现在也主动问说要不要去发展业务。美国这边的监管机构对富途的印象也有巨大的变化,互动上比以前更加频繁和良好了。
9
经纬肖敏:未来富途,想要做成什么样的公司?如何构建核心壁垒,有哪些计划?
富途李华:“努力用科技重新定义传统投资,并持续不断关注用户体验,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金融服务机构”是富途的使命。
对于我们来说,中短期目标还是做闭环,然后给业务创新更多空间。未来的关键词是继续成长。创业的过程中我看过一本书叫《颠覆者:嘉信公司重塑华尔街证券经纪业规则》,受到很多启发。我想学习嘉信等互联网券商,将经纪业务客户资源货币化的关键在于金融牌照。“拥有券商等相关金融牌照意味着富途真正拥有自己的客户,以及持有客户资产”。
富途证券的发展核心还在于互联网优势。从牌照来看,作为港股、美股全牌照集团公司,富途持有香港证监会认可的1/2/4/5/9类牌照(中央编号:AZT137)以及美国Finra颁发的证券经纪牌照。这意味着,与客户直接触达的经纪业务仍是业务核心。
对于传统券商业务,我们将围绕已有的优势进行。比如,不会做保荐业务,因为非公司所长。目前经纪业务是我们的核心,未来会拓展期货业务。基于网上认购服务的承销业务,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去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引入虚拟银行,富途也第一时间参与了牌照的申请。银行牌照可以让富途的服务变得更闭环。我期望富途可以构建出更好的港股、美股交易平台与投资理财社区。
也许你还想看 :
经纬2018年终盘点:May the force and capital be with you,愿我们同在